网体育原创出品
作者 | 丰臻
吴柳芳这件事可能就是一次网络起哄,算不上什么大事,况且大家都很难做严肃的关于自由边界、平台权限、制度上限的探讨。但也不妨聊聊它的膈应之处。
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原本是一位标准意义上的小网红,靠在抖音账号里跳舞受打赏为营生。因遭到前奥运冠军管晨辰的嘲讽,吴柳芳反而被更多人知道,两天之内涨粉200多万,变成了大网红。
不过很快,吴柳芳的账号“56学姐”被平台处以“禁止关注”。早前关注了“56学姐”的网友会发现,吴柳芳已删除全部穿着清凉的跳舞视频,只留下7个全部穿着严实。
她早前被点赞最多的那条——她跟运动员生涯所得奖牌同框的视频,也删了。她本想靠这个标签吸粉的。
吴柳芳在平衡木比赛中受伤
有人为合法劳动权利辩护;有人对算法平台的擦边流量嗤之以鼻;有人口口声声维护“公序良俗”;有人对网红用国家队运动员身份博取流量看不惯;有人说吴柳芳运气很好但也很不好,被当成了典型来治理了。
我在这件事里看到的核心元素是“中国运动员”,而非“擦边”。各大平台上有那么多更露骨的视频或直播,没人在乎那些姑娘的对与错。但吴柳芳的账号因运动员的拌嘴而火,也因运动员的拌嘴而灭。
吴柳芳在网上卖艺,让我想起张尚武在天桥下、地下通道、地铁口、车厢上卖艺。
十年前,进过局子的人那么多,在街头卖艺的人那么多,只有张尚武能成新闻人物,因为他是体操冠军。那条新闻的表面张力在于:国家培养的冠军运动员怎么能沦落到这个地步?但其内里的张力在于:国家培养的冠军运动员,原来是可以沦落到这个地步的。像邹春兰一样去当搓澡工的人有,像才力一样因贫困和身体长年累积的病痛死掉的也有。这些新闻让人从残酷的角度意识到冠军运动员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活生生的命运。
吴柳芳退役后被保送进了大学,能够谋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她选择签约MCN机构做网红,以体操运动员的标签在滤镜直播打造的虚拟世界里靠跳舞换流量为生。她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很好。但是管晨辰看不惯。
半个月前传出谷爱凌登上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ustrated)2025泳装特刊的消息,不少网友骂她有损中国运动员形象,跟管晨辰嘲讽吴柳芳的逻辑大致一样。谷爱凌当然知道《Sports Ilustrated》泳装特辑在体育界的分量,而她不用顾忌什么。但吴柳芳就不一样了。
谷爱凌登上《体育画报》泳装封面
管晨辰当然有权利表达自己看法,她俩在评论区的拌嘴还属于“正常交流”的范畴。但因为“奥运冠军”这个身份太重,所以拌嘴就形成了舆论,后续已不由她俩掌控。
事态发酵后,吴柳芳被禁是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中国运动员总被赋予很重的色彩,轻易就代表了集体、国家。这既是民间语境,也是官方语境。
以中国体操运动员为例,他是典型的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选手,从小被灌输“为国争光”的强烈的单一的价值观。国家荣誉很重要,问题是“国家荣誉”这个词很复杂,但中国体育经常把它狭隘化。总之,这套价值体系构成了运动员似乎能够轻易捆绑、被捆绑、代表、被代表国家的逻辑基础。
在此基础上,才有早前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周洋那出“先谢爹妈”不对,非要被领导批评教育“要先谢国家”的争议性一幕。
其实也是在此基础上,有MCN运营的管晨辰才会把她跟奥运冠军、奥运火炬手身份有关的视频置顶在她的账号里以便收割粉丝。管晨辰有350万粉丝了,如果她是一个纯素人小姑娘而无奥运冠军身份,说实话,最好别说实话。
我愿意这样理解这次斗嘴的结果:吴柳芳用疑似擦边的跳舞视频把运动员身份平民化了,管晨辰用自己的言论把运动员身份神圣化了,目前的结果是:神圣化赢了。
这么一想,就觉得中国体育有时候也没意思,负担太重了。